
特性及适用范围:
具有铁素体-奥氏体型双相组织,耐应力腐蚀破裂性好,耐点蚀性能与 00Cr17Ni13Mo2相当,具有较高的强度适于含氯离子的环境,用于炼油、化肥、造纸、石油、化工等工业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等。
耐空气、蒸汽、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、碱、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。又称不锈耐酸钢。实际应用中,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,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。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,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,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。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。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,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%左右时,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,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( 自钝化膜),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。除铬外,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、钼、钛、铌、铜、氮等,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。
化学成分:
碳 C :≤0.030
硅 Si:1.30~2.00
锰 Mn:1.00~2.00
硫 S :≤0.030
磷 P :≤0.035
铬 Cr:18.00~19.50
镍 Ni:4.50~5.50
钼 Mo:2.50~3.00
力学性能:
抗拉强度 σb (MPa):≥590
条件屈服强度 σ0.2 (MPa):≥390
伸长率 δ5 (%):≥20
断面收缩率 ψ (%):≥40
硬度 :≤30HRB;≤300HV
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:
热处理规范:固溶920~1150℃快冷。
金相组织:组织特征为奥氏体 铁素体型。









